华体会体育“大城之治”需要“人民算法”不同群体的需求应被发现、识别、测算
发布时间:2023-09-24 06:02:4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没有一个词比‘人民’更能唤起中国体验,没有一种理论比‘人民理论’更能接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华体会体育”9月23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艳玲作“大国之城 大城之民”主题报告,体现出女性规划者特有的情怀与柔情。

  近年来,何艳玲致力于城市治理与政府决策、政策研究,通过感知、体悟城市中人民的感受,瞄准城市治理决策如何有效代表最多人的利益,寻求公共解决之道,提出“人民算法”概念,为城市治理的决策选择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城市治理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何艳玲指出,必须认识到,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人民不是整体的、同质的、模糊的,而是个体的、差异的、具体的,人民可通过群体、需求等进行分层。

  “当今,‘以人民为中心’在具体的城市治理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何艳玲举了一个例子:社区空地,是建年轻人需要的停车场,还是老年人喜欢的小公园?居民们意见不一,这就成了一道城市治理的难题。“于是,‘以人民为中心’从价值命题变成了科学命题,要保证利益群体中相对多数者的更迫切需求,并保证对相对少数者的伤害最小化。”

  “城市治理过程中,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必须被发现、被识别、被测算、被预判……”何艳玲说,为此,她在研究中创新提出“人民算法”概念,其核心是需求测算,即了解人民需要什么、需求如何实现、冲突性需求如何达到平衡。“是让人民的隐匿性需求被感知,让人民的多种需求被关联,让人民的模糊需求被测算。”

  通过“人民算法”研究,何艳玲发现,城市人民的需求具有一些共性要素:街头繁荣,商业发达,人民生活便利;烟火气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线下欢聚,社区、片区、不同功能空间互相链接、融合;常人可达,城市景观、环境、公用设施、公共服务为人民可用;情感共鸣,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情互动,形成合力。

  何艳玲对现代城市治理提出决策建议:我们不一定能回应所有需求,但更需要看到那些不能被回应的需求;与“最大化满意”相比,“不满意最小化”更能保障多数利益。“技术+治理、科学+民主、情怀+专业”能为城市治理难题破解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通讯员陈思 邹悦 图|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史伟 胡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