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体育清朝皇宫“普洱贡茶”选料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0:40

  华体会体育“贡茶”是封建王朝要求地方政府从民间征收而敬献给皇宫饮用或赠送贵宾的定量茶叶。

  至少从明代中期起至清朝末期,长达约四个半世纪的岁月里,除清代雍正七年至乾隆元年设“攸乐同知治所”的这八年的时间以外,象明倚邦街不仅始终是统“古六大茶山”的最高行政机购驻地,而且始终是“贡茶”采办地。

  对于前者,因为在“古六大茶山”当地只有倚邦和易武两个土司署,倚邦石板街是象征封建王朝行政机构驻地的“龙脊街”,易武石板街则是普通商业街;《永安桥碑文》和《工价截止碑》所载的倚邦土司署分别是“军功司厅”和“地方总理茶政兼管钱粮事务军功都阁府”,《圆功桥碑文》所载的易武土司署是“军功部厅”;倚邦《按茶抽收茶银碑》所载的“抽收银数比照易武纳倚邦四分之一,每担抽银三钱;则倚邦纳易武一分之四,每担抽银一两。以资办茶公用。”等已充分证实。

  而对于后者,倚邦的《按茶抽收茶银碑》载:“贡典而全民事,本年三月初九日,据倚邦禀称,窃查,厅属倚邦采办茶民屡遭回椽,前往具禀在案。继因瘟疫盛行,采丁三殁其二,是以二十五六两年土弁应缴贡茶钱粮无力早完。虽蒙前府宽办缓征,而土弁误公之罪难免。午夜深思,以前如此难办,后何完纳?至正月传集通山目民会议,别无筹画。概言:唯有按茶抽收银两凑办。贡茶钱粮按茶抽收,其银原出目民等有茶园之人,于客商原无关涉,客商买茶,各将所抽之银扣在买价之内。” 该段记载中,不仅出现“贡典”字样,而且先后两次出现非常具体明确“贡茶”字样,特别是出现有很明确的“土弁应缴贡茶”字样。该碑曾经又是立于倚邦土司府衙内,其碑文中又刻有“倚邦禀称”和“倚邦采办茶民”字样,这证明倚邦土司采办“贡茶”是确实无疑的。

  对于“六大茶山”各山的茶味,清代《南诏备考》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砖者味较胜”。清雪雨的《鸿泥杂志》载:“普洱有六茶山,为攸乐、为革登、为倚邦、为莽枝、为蛮砖、为曼撒。其中惟倚邦、蛮砖者味较胜”。清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倚邦、蛮砖茶味较胜”。 清阮福的《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未得其祥。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普洱府志》卷之八载:“其余小山甚多,而以曼松产者为上”。这里的“曼松”属于倚邦茶山内的小五茶山之一。

  这些史料记载证明,整个清代的史料的记载都公认:“古六大茶山”中,数倚邦、蛮砖两茶山的茶味最佳。就是目前,都还有不少茶人暗自偏爱倚邦茶的“霸气”。既然众多史书都记载倚邦、蛮砖两茶山的茶味最佳,这充分证明当年以皇室为首的多数众人都公认倚邦、蛮砖两茶山的茶味最佳。既然当年以皇室为首的多数众人都公认倚邦、蛮砖两茶山的茶味最佳,倚邦又正是“贡茶”采办地,宫廷指定征收的“贡茶”必然首先就是倚邦茶。而在“古六大茶山”中,偏偏作为“贡茶”采办地的倚邦茶山又与众不同地多为小叶茶,这分明是由于宫廷所指定的“万寿龙团贡茶”多为小叶茶,倚邦土司为了方便采办而特意动员茶农将它集中地种植在该山范围。公元1936年北京故宫处理清代宫廷贡茶时存留下来,多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混入它茶出售而仅留个别的“普洱贡茶”,恰巧就是倚邦小叶茶。

  对于易武(漫撒)茶山之茶,虽然任何明清史料都未对其味作出类似于上述那样的评价,只有民国十四年的柴萼所撰《梵天卢丛录》中却有“蒸制以竹箬成团裹,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之比龙井。”的记载。可惜此时已经晚在民国十几年,早已不再征收“贡茶”了。但是乾隆五十四年的《漫撒执照碑文》和《易武断案碑》也分别载:“掌事头目××、卢浩又接踵而亡,无人顶理以致茶园荒废,贡典缺额。当经该管伍俊设法饬令,寄户各户帮纳贡茶钱粮及应半夫马门差徭役等件在案。”这段记载中,也是不仅出现“贡典”字样,而且也先后两次出或一次出现了具体明确的“贡茶”字样,因而易武茶山的曼撒范围曾缴纳皇宫“普洱贡茶”也是确实无疑的。

  对于其它三大茶山范围之茶味,明清两代任何史料都没作类似于上述那样的评价,同时,其任何碑文中也都没有具体明确的“贡茶”字样之记载,因而这三大茶山范围还查不到其缴纳“贡茶”的确实凭据。

  不过,按各时期各山的茶园面积的大小将“古六大茶山”划分为“半山”、“一山”和“一山半”的实质,就是“贡茶”的管理及其分配方式,因此各山茶都被列为“贡茶”缴纳。而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和易武(漫撒)五山以及倚邦范围的嶍崆、架布又既有大叶茶,也有小叶茶,因此清代宫廷的“贡茶”原料中,除了以倚邦的小叶茶为主以外,也有这五茶山和嶍崆、架布的大叶茶。

  “大叶茶的茶质优于小叶茶”的认定,是近几年才有人提出来的。不能因为现代部分有此认定,就将该观点强加给百余年前的古人和现代众人,从而不顾皇宫“贡茶”主要是小叶茶这个既成的客观事实,主观偏执地强行认定古代“贡茶”只是大叶茶。

  在上述茶种中,主要是选取“蕊茶”和“芽茶”。“蕊茶”又称“毛尖”,即茶芽的蕊心。“芽茶”即是“笋状”茶芽。同时,皇宫“贡茶”还要求“五选八弃”,即选山、选林、选丛、选枝、选日、选时和弃无尖、弃瘦芽、弃曲芽、弃颓叶、弃舒叶、弃色淡、弃色紫、弃碎沫。选山是选茶叶产地;选林是选土地为红壤带沙石而海拔较高的茶林;选丛是选当阳的茶树丛林;选枝是选老茶树上肥嫩健壮的枝芽;选时,据阮福《普洱茶记》中“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阮福的《普洱茶记》中:“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和张泓《滇南新语》中:“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等记载,是选每年二至三月间谷雨前的春茶;选日是选晴日采茶。

  普洱茶不仅仅是茶,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既然它是富有历史文化之茶,凡涉及到它的学术观点,都必须尊重其历史。